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

成都全面推开履约保证保险制度 给土地流转“上保险”

作者: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8-01 16:11


成都全面推开履约保证保险制度 给土地流转“上保险”

伴随土地流转快速推进,一些问题凸显。针对近年来土地流转出现的违约、拖欠租金等现象,成都邛崃市在全国首创了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,探索风险防控机制。在试点基础上,成都市今年在全域推开。土地流转过程中,如何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?

流转风险大:业主经营不善“跑路”,土地租金“打水漂”

邛崃地处成都平原西部,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。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面积68万亩,去年流转面积25.1万亩,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36.78%。在土地流转快速推进的同时,也存在潜在风险。对农民来说,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业主“跑路”,租金“打水漂”。

“我们村都跑过三个业主了!”在冉义镇九龙村,61岁的村民牟保清掰着指头细数:“第一个是在2013年,双流的一家公司来我们村搞鳗鱼基地,结果经营不善走了,欠了一年多的租金。第二家公司流转了我们村、共富村、石子村的3000多亩地,后来老板自己出了问题,每亩地欠了100多元租金。第三个业主流转了几个村的1000多亩土地,结果种了不到一年就又撂荒了。”

村里的种粮大户黄光伦补充:“我原来在外面干工程,回来种地就是因为跑掉的业主是我介绍来的,他丢下的烂摊子我不能不管。”

黄光伦是本村人,村民们不再信任外来的业主和工商资本,而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,每亩租金都比给外人的便宜100元。

据了解,2012年至2014年间,冉义镇先后有4家公司的老板跑路,上千亩土地欠下了几十万元租金。“这涉及2000多户村民,虽然后来欠款被追了回来,但留在村民心里的影响却难以消除。”镇长张丽说。

而在邛崃市,从2005年至2014年底,共计有9宗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拖欠租金事件,涉及面积约1.7万亩。

不流转行不行?牟保清摇起了头。去年8月牟保清搬进了镇上新建的住宅小区,他和老伴带孙子,儿子儿媳在成都打工,都劝他们把地流转出去。

“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只剩下老人和妇女种地,只要租金有保障,大家还是希望把地流转出去。”黄光伦说。

张丽说,冉义镇农民的集中居住率达到了85%。生活方式变了,生产方式也要改变。就拿九龙村来说,全村800多户人家,只剩下八九十户还居住在老村,这其中还有一半是常年在外打工的。

从担保到保险:引入市场机制化解土地流转风险,农民利益有保障

“必须引入市场化手段来防范风险。”张丽说。2014年以来,邛崃探索“土地预流转+非融资性担保”模式,就是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,村民先把土地“预流转”给合作社,再由合作社统一招标、流转。“这个非融资性担保是由政府来做的,说到底还是由政府兜底。”邛崃市农林局局长陈汉云说。

如何用市场化方式破解土地流转金融风险?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,2015年邛崃市在冉义等乡镇试点土地履约保证保险。具体说,就是引入保险公司开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产品,保费按土地流转交易额的3%收取,财政“以奖代补”分摊50%的保费,另一半保费农户出20%、业主承担80%。“一旦业主违约,农民的损失都将由保险公司赔付,再由保险公司向承租业主追讨。”陈汉云介绍。

2015年12月,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与邛崃友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签订保险保单,这成为全国第一单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合同。目前,中国人保、锦泰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都开发了相关产品。

67岁的陈世清是冉义镇共富村村民,8亩地都流转给友良种植合作社。“我们只交3元的保费,就可以保障每亩1000元的租金,安心多了。”陈世清很高兴。

友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汪友良也觉得有保障。“对于合作社来说也是一件好事,以前总担心,村民第二年不租了,现在有了保险,我们也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了。”

黄光伦也说,原来和村民的土地流转合同只签了3年,参加了保险后,他又重新签了10年的合同。“以前有些配套基础设施不敢建,现在可以放心做了,心里更踏实。”

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说,土地流转保证保险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流转风险可控,填补了农业保险品种在土地流转领域的空白。今年已扩大到成都市,按照区县不同,市级财政承担保费的50%或80%。

提升农业效益:土地流转亟待规范,加强监管,完善体制机制

“这个新险种丰富了公司涉农保险产品,农险不仅保生产,还可保价格、保收入。这项新业务不仅倒逼我们业务创新,也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农村市场。”锦泰保险公司邛崃支公司负责人赵旭说。

中国人保邛崃分公司经理梁志勇表示,他们对邛崃近年来土地流转违约事件做过测算,对新险种的推广有信心,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不少问题。“有的业主觉得自己经营没风险,上保险是多此一举。实际上农业经营无论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,都要做好防范措施。”

专家表示,当前土地流转中不规范现象较多,不少土地流转协议非正常终止的重要原因,往往是因为业主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造成的。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则是因为在土地流转之初缺少监管,现行政策法律体系中,对土地流转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,双方违约代价偏低。目前不少流转协议随意签订,甚至是口头约定,存在较大隐患。

潘斌对此表示,防范土地流转中的风险,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,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,搭建完善的土地流转平台,用市场机制规范土地流转风险。同时还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,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到大户手中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成都开展的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不是简单的引入商业保险,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体系,即“土地合作社+种植合作社+农民+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”,大大降低了土地流转的失约风险,达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、提升农民收入、提升农业效益的目的。

邛崃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长王平表示,通过实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,解决了“适度规模经营”和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,群众现在愿意把土地拿出来,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土地流转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促进农村土地良性使用,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体系。

“以前土地流转中的不规范现象较多,也有‘非农化’‘非粮化’倾向。现在我们通过这一套体系,集体流转、统一规划,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。”陈汉云介绍,冉义镇的区域规划定位就是高效粮经、粮油示范区,在土地规范流转之后,冉义镇将全镇10个村的土地合作社及33个种养大户组织起来,成立了稻香土地合作社联合社。理事长胡华鹏说:“联合社全程土壤改良、绿色防控,打造冉义贡米品牌,去年每斤大米卖到了8元钱,比普通大米价格翻了两番。”